第四百二十九章 釜底抽薪-《无限之单机霸主》


    第(2/3)页

    “项庄,你下去吧!”

    项庄抱剑一礼,对易小川说道“将军,项庄得罪了!”

    这时,张良终于站了出来,解围道“今日沛公来此鸿门,是有一事,禀告项王!!”

    “何事?”项羽用一种不屑的鄙夷眼神,扫了刘邦一眼,淡淡问道,“刘兄你这那三寸不烂之舌的伎俩,对我项羽可是没什么作用。”

    刘邦见张良擅自站起,心中同样疑惑,但想起张良平日里足智多谋的表情,只好顺势说道“张良,你将我等今日前来的目的,快快说来吧!”

    “喏!”

    “不久前,沛公侥幸攻破咸阳,灭亡秦朝,但在沛公看来,能够灭亡大秦,皆是项王与易将军的功劳,因此,沛公左思右想,终于决定,即日起率众返回泗水,不再理会中原的种种征战。”

    张良此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对项羽、易小川说,刘邦认怂,不敢再争权争霸,图谋天下,只想保证性命,返回家乡,安度晚年!!

    “哦?此言当真?”说着项羽将目光放在刘邦身上,项羽虽然行事鲁莽,但也是聪慧之士,看到张良突兀的言,已经刘邦慌乱不安的神色,已经明白这般“告老还乡”之举,乃是张良的突奇想。

    换作林川、或是刘邦,如果知道对手举白旗投降,并退隐不出,绝不会就此罢手,正所谓“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斩草除根,才能一劳永逸。

    但项羽却是讲义气、讲信义的勇武之人,一诺千金,不屑小人行径,这既是项羽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陷,站良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说出这话。

    看到项羽“如狼似虎”的狰狞眼神,刘邦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身家性命面前,还是选择退让,只见他缓缓起身,无奈的说道“确是如此,三日之内,刘邦必起程回归。”

    “好!”项羽本就因为易小川的干预,心中犹豫,听到刘邦承诺隐退,不再与自己为敌,眉目舒展,不过林川身旁的范增却一脸不满,洞悉人性的范增,哪里看不出这是张良布下的缓兵之计。

    有朝一日,待刘邦势力大增,强势崛起之时,此时此刻许下的诺言,将瞬间化为泡影,届时刘邦这个心腹大患,更加难以对付,然后,就在范增准备出言劝阻的时候,林川暗中按住范增。

    只见林川豁然起身,道“既然沛公有心隐退,那你麾下的一万兵马,以及这一众将领,……带回沛县,恐怕也无处安放吧?”

    听到林川有意无意的暗示,范增顿时喜笑颜开,如果刘邦按照林川的意思,交出兵权,甚至是将麾下的将领,一股脑的交付出来,到时候,即便刘邦贼心不死,也再无根基,不足为虑。

    为保全性命,将麾下忠心将领、一干兵马,全部交付出去,这样的主公统帅,从今往后,还有谁敢给他卖命?不愧是大秦国师,这番手段,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原本项羽还没想到夺取兵权的一层,但经过林川的提点,顿时明白,“若刘邦率众返回故乡,表面上隐居归田,暗中招揽人马,积聚实力,有朝一日,必成心头大患!”

    与项羽霸道勇猛的统兵方式不同,刘邦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弱势,论领兵打仗,哪怕他有韩信这样的大将之才辅佐,也绝对比不过项羽、易小川这样的绝世帅才。

    所以刘邦采取吕雉的建议,全力以赴,用尽一切办法,宣扬自己是仁义之师,天命所归,……于是刘邦所到之处,愚昧百姓各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当真放纵刘邦人马归去,以刘邦大军,在天下百姓心中的仁义形象,要不了几年,刘邦恐怕就能招揽训练出一支足以抗衡自己的威武雄师。

    想到这里,项羽不禁冷汗直冒,无比后怕!!

    而历史上的楚汉争霸,也确实如此,一开始秦灭之后,六国余党乱战,项羽凭借自身勇武和一众追随者,冠绝天下,无人能敌,而刘邦在项羽眼中,只是一支弹指可灭的乌合之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