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聚贤堂惊变-《无限之单机霸主》
第(2/3)页
说着公子扶苏,走到台前,开始滔滔不绝起来“此次举贤堂大会,就是为了广招江湖中的人才,为国家谋策略,为百姓谋福利,在座的,有不少都是六国的人才,这里的三言两语,恐怕也很难化解过去的恩恩怨怨,但扶苏愿从今日开始一一坦诚相待,消除隔阂。
希望各位能不计前嫌,各展才能,国家也将不计过往,因才授予相当的职位,还望大家同为天下的百姓着想,……”
一番循循善诱的谦谦君子作风,尽显扶苏的仁德之风!!
一番语毕,众人议论纷纷,称赞不绝,就连老江湖的项梁,就忍不住开始称赞,“这个扶苏公子,宽厚谦逊,心胸开阔,是个帝王之才啊~!”
“没想到他贵为公子,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实在让人钦佩,与其父比起来,当真是迥然不同。”易小川一边称赞扶苏,一边不忘嘲讽一波嬴政。
项羽说道“他倒是不避讳六国子弟,对大秦的不满,难道他想化解这段抽仇怨!!”
“我看也不无可能,大禹治水,胜在疏导,看来扶苏公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他要想做成这件事情,恐怕不那么容易。”项梁感慨不已。
“我看不见得,我要是六国的子弟,我也会动心的,你看刚才公子的那番话和台下这些人士的反应,唉!真是收买人心到了极致,这真是我要学习的楷模!”
“喂!你怎么过来了?”易小川猛地反应过来,恶狠狠的盯着刘邦,一副警惕模样,趁着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刘邦顺势从右边溜了过来,坐在易小川身旁。……
“老朽,有话说!”就在扶苏心满意足,准备离开的时候,沉寂许久的鬼谷子,忽然起身说道。
“先生请讲!”面对鬼谷子这位大佬,扶苏自然不敢托大,连忙回道。
“老朽一生,纵观诸国兴旺成败,虽不敢说世事洞明,但对国家兴亡有些浅薄认知,既然今日扶苏公子,说到六国后人,齐心协力,不知公子有何良策?”
整合六国后人,化解恩怨,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正因如此,扶苏公子才会故意略过不说,只是没想到,洞悉人心的鬼谷子,堂而皇之的问。
若扶苏公子,答非所问,亦或者直接回避不谈,必会引来在场众人的非议,……鬼谷子不愧是纵横家鼻祖,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将对手退到凶险困难的悬崖绝境!!
“这……”但被鬼谷子算计的扶苏,只是沉吟一会儿,便开始不紧不慢的解释道“既然鬼谷子前辈要考验扶苏,扶苏自然不敢推辞。”显然,扶苏今日大会,早就已经做好详细准备,甚至连大会上有人故意刁难的事情,也做好了周详的应对方式。
“想我人间大地,数百年来,群雄分立,战火荼毒,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扶苏心中颇为不忍,但我浩浩神州,若论及出处,便皆是周朝子民,炎黄血脉,……”
或作普通人,面对六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许会措手不及,无从下手,但此时的扶苏,却从南赡部洲的人族起源说起,“诸多后裔,究其根本,原为一体”。
接着扶苏又说,数百年的连绵战火,乃是不仁不义之举,各国人民的彼此隔阂,更是错误矛盾的根源,……只见扶苏口若悬河,循循善诱,最终,说到儒家仁义、天下大同等等远大理想抱负。
希望六国后人们,携手共进,为天下苍生着想!
听到扶苏的侃侃而谈,鬼谷子笑而不语,慢慢坐下,但就在这时,左边席座上的一个赵国贵胄,霍然起身,毫不客气的指责道“扶苏公子一心儒学,仁义礼智信,谦谦君子,但在下法家出身,对儒家这套迂腐作态,难以苟同。”
“先不说公子的儒家思想,如何如何,单论如今的大秦天下,始皇帝陛下,横扫我等六国,用的乃是法家李斯、兵家尉缭之法,与儒法何干?”
说着,这赵国贵族,话锋一转,道“其次,在下想说的是,兵者确为不详,但战火纷飞,不仁不义,也不尽然,为国者为君者,必以国泰民安,开疆拓土为己任,六国暂且不提,单是公子之父,始皇陛下,征战天下之事,公子莫非想指责陛下,不仁不义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