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远征号和盲点号几乎相当于会和了,我们的确该考虑回家的路了。” “接下来我会帮我们的外星朋友建造它们的飞船。” 短暂的会议结束之后,陆禹和老船长来到了它的同胞面前。 适应了一段时间后,这些大眼哥对飞船充满了好奇,就像小猴子对人类文明的那种好奇似的。 老船长道:“很可惜,我的这些同胞已经缺乏理解这一切的基础,我们的文明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重新让它们掌握科学并非容易的事情。” “基础科学的恢复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如果能将它们当做种子,也许一代代地能够让文明之花重新结果。 既然要为你们建造太空飞船,那就趁着这个机会,让你的同胞们都参与进来。 借助建造飞船的劳动,我想要帮你们重新构建更加适合在原始星球繁衍的社会结构。 之前在地底世界,这个群落处在一个被祖先遗留的科技保护的畸形状态。 从你打算移居的星球的情况来看,如果继续保持现在这种畸形的封建与原始部落混合的结构,也许在遭遇到一些天灾或者有了一些成果之后,内部便会发生分裂,上演过去的悲剧。” 陆禹说到做到,每一个飞船上的大眼哥原本在族群中的身份都被拿走,除了老船长之外,其他的大眼哥全都一视同仁,通过参与建造飞船的劳动来引导全新的组织结构。 即使它们能够参与到的建造飞船的工作只能是一些低级的体力活。 给它们安排了足够强度的体力劳动之后,在它们工作之余的时间,陆禹要求无论老幼全都集中起来,由陆禹亲自教授它们文化知识。 这个族群算是很难得地保留了一部分文明的族群,但长期扭曲的生活环境早就让它们的文化变得有些古怪而且缺少生命力,同时老船长也不是一味合适的领导者,在它们身边居住了几十年,除了被它们当做神明崇拜之外并没有做出什么有用的举动。 陆禹通过对整个族群进行基础教育,一方面是在纠正它们已有文化中的错漏,另一方面也是要将它们的思想凝聚起来,这样才能战胜到新星球开垦聚居点的困难。 学习知识的进度成为重构族群组织结构的手段,陆禹将那些学习领悟得更快的大眼哥提拔起来,教授它们更多的知识的同时也让它们成为其他同伴的老师。 同时在日常的劳动中,那些劳动更卖力、拥有更优秀劳动技能的大眼哥,也被提拔成了带领小队或者小组的工长。 如此一来,大眼哥族群的社会结构就从曾经的畸形原始封建制逐渐转向推崇知识跟劳动的集体制。 在这个过程中,陆禹通过一系列手段,给这个肩负着复兴使命的族群注入最重要的信念:内在要不断发展复兴大眼哥文明,外在则要时刻警惕先驱文明的入侵。 曾经在副本中统帅整个舰队的经验被拿到了改造这些大眼哥上。 而这些大眼哥在陆禹的改造下,变化着实让老船长都感到震惊。 从最初看起来的愚昧无知盲从,到开始有了基本的知识并主动渴求学习知识。 从不擅长繁复的劳动,到敢于劳动敢于创造并推崇劳动。 族群中学习得最好的、劳动得最好的自然而然被推崇成了新的领袖,曾经那种小胳膊小腿孱弱的感觉渐渐替代为敢打敢拼劳动者的勇敢形象。 看到同伴的变化,老船长心头五味杂陈,遇到陆禹是幸运的,可要是不是遇到陆禹,自己就算找到机会带着同伴们逃离这个星球去到别的星球,恐怕等自己死后,大家就会渐渐被环境跟苦难打倒,然后整个文明走向灭亡。 它很想好好感谢陆禹,但陆禹实在是太忙,除了要改造大眼哥文明,给大眼哥建造飞船之外,还要找出解决能量屏障的办法。 为了找出这项技术的关键点,陆禹必须冒险进入先驱文明的通感网络,并从中找到跟这项技术有关的一切资料。 但要构件一个沙盒神经元入侵通感网络,在飞船上已经难以完全做到。 因为飞船时刻进行高速巡航,还要使用许多的手段施加迷惑掩护来防止被发现,这就让飞船的通讯网络达不到入侵通感网络的稳定程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