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送别(二)-《抗战之关山重重》


    第(1/3)页

    东北一失,东北军的底层官兵身负国仇家恨,只是他们由于文化有限,纵使心有所想却表达不出来,可是流亡在外的东北师生那却早就在天津卫制造出足够的声势来了。

    就张孝炎冷小稚他们这些流亡学生在天津卫那简陋的学校里那也是要学习的。

    可是再学习却也不忘抗日救国,甚至他们的老师还写了校歌,歌曰:“白山高,黑水长。江山兮,信美,仇痛兮,难忘!

    有子弟兮,锁尾流离,以**主义为归向,以任其难兮,以为其邦。

    校以作家,桃李荫长,爽荫与太液(指北京的北海),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相望。

    学以知耻兮,乃知方。为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

    我来自北方兮,回北方!”

    而为了九一八那国耻的日子,又有学生作了《九月歌》,歌曰:“我有恨,在九月秋。

    我有泪,向腹中流。

    我有仇,报仇!报仇!报仇!

    三千万同胞等我们救,千万方的失地等我们收。

    父母、兄弟、庐舍、田畴,不堪回首。

    说什么功名富贵,说什么好景难留,一切都非我所有,一切都非我所有。

    起来!起来!把敌人打退;起来!起来!把强盗赶走!”

    而就在去年,他们学校的师生还全体节食一顿饭,用那节省下来的伙食费铸了一口警钟。

    钟上刻着万里长城,长城外刻着东北三省的地图,图上又刻着“夫差!尔忘越王杀尔父乎!”和“卧薪尝胆”的警句。

    之所以要写上这两句话,无疑就是借鉴了古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警醒流亡在外的学生,不要往家国沦丧之耻。

    这口警钟就被挂在了校内操场之上。

    当每月18号的时候,那全体师生都要集合举行国耻纪念会,升旗、默哀,唱校歌。

    这些都做完之后就要敲钟,先敲9响,再一响,后8响,却正是“九一八”之意。

    并且,他们还要按日寇占领东北的月份来敲钟,比如日寇已占领东三省24个月,那就还要再敲24下,用以警告所有流亡在外的学生家乡失陷的日子。

    不被侵略者入侵不知道侵略者的暴虐,不流亡在外不知家的好处。

    学生们终是把自己的切肤之痛传染给了在场所有的东北军官兵。

    “唉。”一名远远观望着眼前这种场面的东北军高级军官终是叹息了一声。

    底层官兵可以尽情渲泄那想打回老家去的渴望,可是他却终归不能啊!

    “让部队继续上车。”他下令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