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大鱼上钩-《纵横宋末》


    第(2/3)页

    “奇怪,真是奇怪。”他又闻了闻,感觉不可思议:“羊毛的膻味极重,为何这个毛衣竟然没有膻味?”

    其实这个毛衣也有味道,乃是刘明全的汗味,他自然不好说出这个味道。“羊毛当然有膻味,”刘明全先是点头,接着话题一转,“不过小圣人发明了一种物事,可以在制作过程消除这个膻味。”

    “毛衣太完美了,不知价格如何?”肖化东感觉自己心差点跳了出来,忍不住说道。

    不但他如此,所有之人一起望着刘明全。

    “它的价格是一两银子。”刘明全淡淡说道,给出答案。

    肖化东不禁惊呼一声:“什么,这个物事要一两银子?太昂贵了吧。”

    “昂贵,它有裘衣昂贵?它仅仅只有裘衣一成而已,而且比裘衣还要暖和。”刘明全淡淡回答。

    肖化东不好意思,说出理由:“可是它的原料用羊毛,那么物事一直当废物扔掉。”

    “那是以前,从现在起它就值钱,而且以后羊毛很快就要涨价。”刘明全一边分析,一边耐心说道,“从羊毛变成毛衣,难道不要成本,小圣人还要依靠它养活五万流民。”

    “这个能够养活五万流民?”肖化东觉得难以理解,“听说这五万流民,绝大部分是老人妇襦童子,如何养活?”

    “这五万流民来到西县,几乎是身无分文。”刘明全郑重地说道,“小圣人不但要给他们活路,要给他们有住宿、有衣穿、能够吃得饱,还要保证那么童子每个能够上学读书。钱从哪里来,就从毛衣得来。”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个已经不是小康,而是大同。”梅守听到这里,不禁出口插话,赞同不已,“西县难道要做到大同吗?”

    “然也,大同一直是小圣人的追求目标,目前已经基本上在金堂县、昌元县等地实现了。小圣人当然在西县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胡人突然送来五万老弱病残,于是想出这个法子出来。”刘明全语气虽然平淡,但是其自豪之感人人都能够听得出来。

    听到此话,所有之人,包括梅守都郑重向着西县一礼。

    大同是什么,乃是每个读书人毕生奋斗目标。

    可是大同太难了,大宋以前做了许多努力,最多也是达到部分达到小康而已。

    毕竟,大宋以前官员虽然富裕,但是基层老百姓税赋极重。

    他们只能说是在风调雨顺之年除去税赋勉强养家糊口,但是遇到天灾人祸就到处逃难。

    如果老百姓已经达到小康社会,怎么会出现方腊、宋江、王小波等人起义。

    万万没有料到,大宋读书人一直追求的大同社会,就要在西县等地实现了。

    但是肖化东偏偏有些不服气,吞吞吐吐之后突然说道:“小圣人把他们养起来,难道不是在养懒人吗?”

    “非也,非也。”刘明全摇摇头,“这些毛衣正是那些妇襦手工纺织的,她们依靠自己的手脚养活自己及家人。”

    “可惜还是太贵了。”肖化东还是想压压价格。

    刘明全把价格进行比较:“这个还贵?胡人购买可是一贯提货卡,相当于二两银子。听到销售到西域的胡人,一两黄金也有人原来购买。”

    “可是他们是胡人,吾等乃是宋人。”肖化东依旧不甘心,“宋人应该照顾宋人。”

    刘明全哭笑不得,对这个一一进行分析,“汝知道吗,这个毛衣,它必须一手一手地纺织起来,一个人七天才能织出一件,更不用说还要处理除臭、除油、理顺、晾干等工序。这个毛衣可比普通衣料结实多了,只要爱惜的话,穿十年不成问题。算下来,一年也只有百文钱。”

    “一年才一百文钱,确实也不贵。”肖化东有些不好意思,“临安有销售吗?”

    “这个物事刚刚制作出来,主要销售还是胡人及西部。”刘明全叹了口气。

    肖化东差点气急败坏,狠狠想给刘明全一拳打去,搞了半天,把吾等毛衣瘾勾引出来了,结果竟然没有货。

    可是他一看刘明全比他结实,身材单薄的他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他强忍心里怒气,拱手一礼问道:“刘掌柜,为何要要销售胡人及西部?”

    “这个非常简单,因为毛衣供不应求,商家排着轮子要货,定金已经交到明年了。”刘明全叹了口气,一边还礼一边说道。梅守与蒋正互相交换一下眼色,由蒋正出面说道:“这个正常,西县远离京城,那里离胡人最为方便,就是成都也有千里之远,自然就地销售。”

    “刘掌柜,你是赵家庄之人,能否给吾等拿到一批毛衣,定金吾等给就是。”肖化东眼睛一转,想了一个法子。

    刘明全点点头,打量现场人一眼,说道:“这个没有问题,吾乃是赵家庄之人,自然可以拿到,定金就不必了,价格还可以给尔等优惠,九折。”

    “谢谢刘掌柜。”肖化东感觉自己太有面子,斤斤计较竟然还有这个结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