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导火索不是萨拉热窝-《帝国法兰西》


    第(2/3)页

    “到时候俄罗斯为了保住保加利亚,必然会派考尔巴斯来干涉国内政局,而奥匈帝国新上任的首相卡诺基也不会坐视塞尔维亚不理会,到时候两个国家之间必然会爆发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就是我们的机会。”

    “把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同时拉入战火。”

    “至于会不会对现在的英法战争造成影响,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然而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现在法国,英国和德国依旧纠缠不清,如果把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也牵扯进来,不论德皇腓特烈三世同不同意,约瑟夫一世都会先发制人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没有借口。而俾斯麦则利用布朗热事件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德法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一方面恫吓法国政府,另一方面向奥英和俄国表明德国须全力应付德法危机,无暇顾及保加利亚问题。奥俄在巴尔干地区展开角逐,在此过程中,奥匈处于有利地位,但是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并没有维持多久.

    19世纪80年代末,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的新政府执行亲俄政策,奥匈在塞保两国的影响迅速减退,这使得奥匈对俄国的担心与日俱增,但由于得不到德国和英国的支持,奥匈不得不采取与俄国和解的策略,两国同意将近东问题暂时冻结起来。

    巴尔干半岛的问题采取刻意冷淡化才是延缓奥匈和俄罗斯冲突的正确解决方式,俄罗斯帝国和自诩要比肩彼得一世的亚历山大三世沙皇,在杜伊勒里宫的怂恿之下,希望能够通过战争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现在一切都变了,没有任何的枷锁制约,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奥匈帝国与俄罗斯之间必定有一个国家会死掉。

    至于鹿死谁手,结局还很难说。

    此时法国整个外交部门一片混乱,因为局势的冲突导致的其他国家与法国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比如奥匈帝国对于法兰西就属于模棱两可的态度。由保加利亚引发的冲突和危机更是让巴尔干半岛成为了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导火索,如果不是德意志绝大部分的兵力被压在了法国边境线,很有可能就是一场德国和奥匈帝国与俄罗斯战争交锋。
    第(2/3)页